商誉由减值改为摊销的提议只是讨论意见,上市公司实务较终还是要以现有的准则为准,但其必将对未来的会计计量,商誉确认,乃至于并购活动带来深远的影响.
商誉是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难以单独辨别的价值,它符合资产要素的定义,但又难以单独识别,因为现行的会计准则不是单独计量,而是用剩余价值来计量商誉。理论上商誉应该表示为企业整体价值与可辨认资产价值之差,这种间接计量商誉在理论上应该与直接计量商誉相一致。黄冈恒企会计培训学校为大家详述如下,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然而,资本市场的购并发生虽然价格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不同的交易对手在同一时点,或相同的交易对手在不同的时点,对同等价值的交易所形成的价格并不必然一致,再加上可辨别的资产公允价值的形成也极难是一个恒定的固定价格,这样计算出来的商誉只是一个根据理论模型推导出的商誉价值,这样的计价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可辩认资产自身的公允价值变动与企业价值在资本市场上可交易价格变动并不必然相一致,所以商誉作为难以独立可辩识的资产的计量就必然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我们想像一下资本市场中资产的价格都可能在短期内随机的发生大起大落,那怎么保证商誉的价值量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很多专家认为商誉既然能够带来价值,就必定有一定的期限,按期能够带价值的期限内摊销更能反映经济实质。然而,商誉的摊销期限是极难进行定义的,经过一定期限之后商誉的价值也未必会发生衰减,反而也有增加的可能。商誉到底摊多少年才合适的问题,必然是一个只有靠拍脑袋来决定。
两种不同的计量模式其实反映两种会计计量制度,商誉也只是在企业整体价值减去可辩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后的剩余量,所以还是基于公允价值来计量,而摊销这种典型的历史成本按估计时间来减计的办法无疑还是历史成本思维的产物。所以这种不同的争论,本质上还是会计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哪个更重要的争论。
不摊销的商誉客观上刺激了资本市场的活跃,但其一旦计提减值就可能是一个断崖式的影响,而摊销的商誉就如同凌迟的犯人,需要长期忍受资本并购带来的痛,这个不仅仅是简单的会计问题还是一个监管的方向问题。
在美国1999年发布拟将商誉缩减为20年的征求意见稿,遭到实务界的反对,较终在国会的主持下,取消了商誉的系统摊销,其后续计量较终才得以减值测试。如今我们再回头看看中国的资本市场所发生的一切和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何其相似,大规模并购之后都是账面上留下大量商誉。
摊不摊销对资本市场是一个问题,但摊销绝对不能解决商誉的问题。
- 详情请进入黄冈恒企会计培训学校
- 咨询电话:15623668780
- QQ咨询:2056625662 微信同号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hghengqi.5zix.com/news/83663/ 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黄冈恒企会计培训学校 小编为您整理商誉摊不摊销的全部内容。